富裕一方百姓 改變一方鄉土 ——記咸安區人大代表、咸寧市鑫瑪服飾有限公司總經理劉慧
[南下打工 無懼風雨]
劉慧曾經是一名南下打工妹,問及 其打工經歷,她雙眼泛紅,噙滿淚水。
打工經歷,她雙眼泛紅,噙滿淚水。 劉慧出生于咸安區汀泗橋鎮程 益橋村一戶普通的農戶人家,兄弟姐 妹多,家境貧寒。1999年,17歲的劉 慧帶著父母東拼西湊借來的 200 元 錢,懷揣著全家人的希望和夢想,坐 上了南下的列車,開始了艱辛的打工 生涯。 剛到深圳的第一天,劉慧借住在 一位打工朋友的宿舍里。那天晚上, 下了一夜的大雨,雨水滴答滴答地落 在宿舍鐵皮屋頂上,也一聲聲地敲打著劉慧的心。家里欠了一屁股的債, 如何幫家里還清債務?一個從未出 過遠門的女孩子,來到這個陌生的地 方,今后的路該如何走?思考著這些 問題,劉慧一夜無眠。
因為沒錢辦暫住證,剛到深圳那 幾天,劉慧晚上沒有地方住,就睡在 公園的草地上,呆在通宵電影院里。 過了一段時間這樣的生活后,劉慧終 于在深圳龍港一家電子廠落下腳來。
在電子廠干了一年多時間,不甘 心一輩子在流水線前做車間女工的 劉慧,辭掉工作輾轉來到江門鶴山市,在一家酒樓當服務員。她一邊辛 苦工作,一邊等待改變命運的機會。
由于來廣東時間不長,不會講廣 東話,劉慧經常遭客人白眼,被客人 嫌棄。為了適應當地生活,她花半年 時間學會了一口流利的廣東話。幾 經磨練,不斷學習,劉慧憑著自己的 聰明和能力一步步地從服務員做到 了大堂經理,她的業績受到了老板和 客人們的一致認可。靠著自己辛苦 掙來的錢買了房子,劉慧建立了自己 的朋友圈,真正地融入了南方這座熱 鬧的城市。
[回鄉創業 筑就夢想]
2010 年,回鄉探親的劉慧看到 家鄉日新月異的變化,她心里一動, 突然萌發了回鄉創業的想法。
回家鄉來辦廠意味著一切又要從 頭開始。是在廣東過衣食無憂的生活, 還是回鄉創業?經過激烈的思想斗爭, 好強的劉慧憑著一腔熱血毅然回到了 咸寧。她在馬橋鎮嚴洲村租賃了2棟廠 房,招兵買馬,創辦了一家服裝企業,注 冊了“咸寧市鑫瑪服飾有限公司”。
南方的生活開拓了劉慧的眼界, 辦廠之初,她就把公司定位為生產高品質的時裝企業。工人都是馬橋鎮 附近的農民,劉慧從廣東請回高管人 員,手把手地教他們,一點一滴地改 變了他們的習慣。“把員工當親人朋 友,員工才能把我當老板,企業才能 做好做大。”劉慧的這種想法讓公司 步入了快速發展的軌道。
2011年,劉慧擴大規模,在馬橋 鎮征地40畝,建起了現代化的廠房, 目前已解決村民100余人就業,工人 月平均工資達 5000 余元,預計幾年 后可以解決五六百人就業。
小微企業帶動當地經濟發展,維護 一方安定確實很不容易。為了把企業做 好,讓員工放心,劉慧把工廠當成了家, 不眠不休地陪著員工加班趕進度,馬不 停蹄地奔赴武漢、鄭州等地開拓市場 ……劉慧的企業越做越大,越做越強。
近幾年,劉慧的鑫瑪服飾不僅做 全國一二線品牌的服裝加工,而且創 立了自己的服裝品牌,更加專注產品 的性價比和質量,成功轉型成了研 發、生產、銷售一條龍的全國女裝品 牌服裝企業。
[建言獻策 履職盡責]
艱辛的創業過程,讓劉慧十分珍 惜人大代表的身份。她始終牢記自 己是一名人大代表,注重學習,與時 俱進,增強素養,積極參加區人大常 委會組織的代表履職培訓學習。
劉慧時刻關注民生民意。工廠 附近的山體因長期開采礦石,破損 嚴重,拖運礦石的車輛把村莊的道 路碾壓得坑坑洼洼,嚴重影響了當 地居民的正常生活。她看在眼里, 急在心里,“到處都是灰塵,對環境 影響太大了,必須要整治。”2016 年,劉慧聯合幾位人大代表一起提 出了對咸安區非煤礦山開展整治的 意見,受到了區委、區政府的高度重 視。百姓的期盼、代表的關注,咸安 區迅速行動起來,成立了非煤礦山 綜合整治工作領導小組,開展了一 場鐵拳整治行動。
老百姓辦事難、辦事不方便。聽 到許多群眾的反映后,為了提升政務 部門辦事效率,劉慧提出了設立便民服務中心延伸政府職能的建議,得到 了咸安區相關部門的重視。
小廁所,大民生。近年來,“廁所 革命”逐漸延伸至農村,“廁所革命” 成為人大代表們熱議的話題。劉慧 也一直關注農村“廁所革命”。通過 多次調研、分析,她認為,現階段農村 “廁所革命”的重點已經不在于如何 建好廁所,而在于如何建立長效的管 理機制,為此,她提出了對改建好的 廁所進行維護和后續管理的建議。
[奉獻愛心 回報社會]
2017 年,咸安區人大開 展“聚力脫貧攻堅、人大代表 在行動”活動,劉慧結對幫扶 四門樓村 7 組鎮萬茂、鎮咸 斌、李月華 3 戶貧困家庭。鎮 萬茂夫妻倆長年在外打零工, 沒有固定收入,生活無法保 證。劉慧就在自己的公司給 他們安排了就業崗位,解決了 他們的就業問題,現在每個月 他們都有 5000 余元的收入。 鎮咸斌是一名殘疾貧困戶,劉 慧多次奔走,為他們家小孩爭 取到1000 元的助學補助。80 歲的李月華老人體弱多病,劉 慧待她像親奶奶一般,經常上 門看望,陪她聊天。去年春節 前,劉慧還給三戶貧困家庭每 戶送去價值 3000 元的物資和 500元慰問金。
今年 6 月,咸安區人大開 展“聚力脫貧攻堅、人大代表 在行動”第三次集中活動,劉 慧走訪馬橋鎮金橋村時,發現 該村一組 80 歲的許婆婆住在 破舊不堪的土房子里,房子如 遇下雨隨時有倒塌的危險。 許婆婆有個兒子身體長期患 病,不能從事過重的體力活, 雖然鎮政府已經幫她申請了 危房改造資金,但重建房子還 有很大的資金缺口,許婆婆娘 兒倆為此一籌莫展。了解這 一情況后,劉慧毫不猶豫為老 人捐資 5 萬元,資助她重建新 房。目前,許婆婆家一棟近 90平方米新房已建成入住。
今年 9 月開學之前,劉慧 又為馬橋小學的貧困學生送去 5000 元助學款。她的這種樂 做公益、回報社會的精神感染 了身邊的人,也潛移默化地影 響著身邊的人。公司一名女員 工身患胃癌,前不久她的孩子 又突然患腦出血,公司其他員 工自發為這位女員工捐款1萬 多元。
近幾年,劉慧以自己的實 際行動默默地詮釋著人大代表 的責任與擔當。目前,她正以 堅定的信心、滿腔的熱情、昂揚 的斗志帶領著家鄉人朝著幸福 美好的明天邁進。
(策劃:李建文 采寫:記者 漆兵 通訊員 周益民)
編輯:chenguo
上一篇:
用心做教育 以愛潤桃李 ——記咸安區人大代表,咸寧高中黨委書記、校長朱大浩
下一篇:
四代人堅守不忘“醬”心 通山楊芳醬油飄香3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