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 記者 葛建偉 |
|
膚色白皙,見人一臉微笑;目光炯炯,蘊含著純樸與執著……6月18日,記者應邀走進咸安區桂花鎮白沙橋小學,看見這樣一位聰明文靜的知性女子。她,就是該校一年級語文教師、班主任——劉婷。
今年32歲的劉婷,上世紀九十年代初出生于咸安區桂花鎮,大學本科學歷,中小學二級教師,2016年6月從漢口學院漢語言文學專業畢業后,返鄉到該校任代課教師;2017年9月,通過咸安區農村中小學教師招聘考試,被分配到該校任教至今。
■大學畢業 返鄉教書
2016年6月,大學畢業的劉婷,與同學們一樣都有著許多斑斕的夢想。一些同學選擇留在大城市找工作、謀發展;然而劉婷眼前卻浮現家鄉學校——咸安區桂花鎮白沙橋小學教室里斑駁的黑板和孩子們渴求知識的眼睛。此時,她分明見過那一雙雙眼睛,那是實習時第一天走進教室,即使那時的她也是剛站上講臺,內心充滿緊張,但抬眼望去,便是孩子們充滿渴望與期待的眼神。雖然家鄉學校條件簡陋、教育資源匱乏,但孩子們對知識的渴求卻如同熾熱的火焰。為此,她覺得自己有責任去給家鄉孩子傳授知識,去承擔推動家鄉教育發展的使命。“就這樣,我毫不猶豫地回到了家鄉,走上了三尺講臺,成為一名代課教師,第二年,通過考試入編,成為正式人民教師……”當天,面對記者的采訪,劉婷臉上流露出欣慰表情。
■加強學習 提升素質
人常說,教師是知識的傳遞者,只有不斷學習,努力提升自己的綜合素質,才能更好地為學生“傳道、授業、解惑”。為此,劉婷在政治思想上,積極學習上級教育部門的一系列文件精神,學習《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不斷提高自身修養;樹立“學高為師,身正為范”的師德理念;積極參與各類“文明施教”活動,以改造自己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同時,劉婷還注意加強教學業務學習,認真研究教材教法,研究新課程標準,翻閱相關教學業務書籍。采取“挑燈”夜學、上網查詢學、向同事請教學、外出“取經”學。“陳校長,這個課題,你看怎么制作……”“劉老師,這個課題,你覺得這樣行嗎?”劉婷每當遇到疑難問題,便主動向領導、老師請教。通過努力,一項項政策心領神會;一件件課件先后“出爐”。由此,劉婷的教書育人的能力大幅提高。
■鉆研業務 教學相長
在教學工作中,劉婷把課堂當成訓練場。為了上好課,備課時,她根據課本設計教學環節,并不斷從學生身上汲取靈感。有一次,她在講解看圖寫話時,發現學生小彤(化名)的寫作構思獨特,語言優美。課后,劉婷便與她深入交流,從她的寫作中汲取經驗,改進了自己的教學方法。同時,她還鼓勵小彤把自己的寫作方法教給其他同學。這種師生之間的相互學習,讓她真切地感受到“學無先后,達者為師。”一分耕耘,一分收獲。多年來,劉婷通過努力,獲得了許多鮮花和榮譽。其中,她撰寫的《教育強國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學評價改革的路徑與策略》等兩篇文章;獲得教聯體教學競賽二等獎;在第四教研片教師基本功比賽中獲得“三等獎”;在咸寧市“向國旗敬禮”活動中指導學生創作的作品《永遠跟黨走》,被評為“優秀指導老師”;同時,她還連續兩年獲得桂花鎮教育總支授予的“優秀班主任”榮譽稱號。
■真心真情 關愛學生
劉婷常說,當教師就要關愛學生。她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班上有個叫洋洋(化名)的學生,膽子很小,說話聲音幾乎聽不見。劉婷在家訪時,得知他父母離異,父親常年在外打工,他一直跟著年邁的奶奶生活,上學的時候早上奶奶送他上學不肯放奶奶走。為了幫助他走出孤獨,劉婷經常在課余時間和他聊天,關心他的生活和學習。劉婷還經常在班上表揚他有進步,讓他感受到集體的溫暖。慢慢地,洋洋變得開朗起來,愿意與同學交流,學習成績也有了很大進步。看到他的變化,劉婷感到無比欣慰,也更加堅信,只要用心去關愛學生,就能打開他們心靈的窗戶。
“劉老師,大學畢業后,放棄大城市就業發展的機會,主動回到家鄉從教,把知識和青春獻給家鄉教育。可謂‘返鄉教書報桑梓’!”當天,采訪完畢后,該校校長陳克玉這樣對記者說。
編輯:但堂丹
她鼓勵學生大膽開口說英語,積極參與課堂討論,讓每一個學生都成為課堂的主角。
該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咸安區實驗學校教育集團將繼續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不斷優化心理健康教育和服務,確保每一位...
會后,全體教職工現場簽訂了《師德師風承諾書》,拳拳之心,以此之名,踐己初心。
踐行“知行合一、勇于探索”的成長理念,以飽滿的熱情、昂揚的斗志投入到新的學習和工作中。
○曹莉我們初中銜接班的孩子們活潑好動、精力充沛、好奇心強,喜歡并善于模仿。大部分學生或多或少的有這樣那樣的小毛病、小...
他個人也先后獲得“咸安區優秀教師、咸寧市骨干教師”榮譽稱號。
2023年2月,在咸寧市中職生技能大賽中,該校35名選手斬獲27個獎項,市教育局表揚的優秀輔導教師6名,其中青年教師有5名,占83...
一方面了解鄉村各學校教學情況及教學中的難題難事,另一方面深入現場抓學校疫情防控、安全維穩等。
做孩子的表率,不向老師送禮,不宴請老師,做良好社會風氣的推動者、踐行者,用尊重、理解、支持、溝通、共擔來表達對教師節...
為進一步加強班主任隊伍建設,充分發揮班主任在學校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及時總結和推廣班級管理經驗,從而達到班主任專業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