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養理念的提出為初中音樂教學指明了方向,即從單純的知識傳授轉向素養導向的育人目標。音樂學科的核心素養包括審美感知、藝術表現、創意實踐和文化理解,這四大維度要求教師突破傳統單課時教學的局限,探索更具整體性、關聯性和情境性的教學模式。大單元教學設計因其系統性與實踐性,成為實現核心素養落地的有效路徑。
傳統的音樂教學目標多聚焦于知識掌握與技能訓練,如“學會演唱某首歌曲”“了解某種音樂形式”,但素養導向的目標應實現從“知識技能”到“素養整合”的升級。以“中國民族器樂”為例,目標應涵蓋學生在聆聽、演奏、創編等活動中對音色特征、文化內涵的理解與表現。此外,目標設計應采用“逆向設計”思路,即先明確學生預期成果,再設計評估證據,最后規劃學習活動。這種設計邏輯確保教學始終圍繞素養展開,提升教學的針對性與實效性。
在內容整合方面,大單元教學需打破教材原有的編排順序,構建以主題引領、要素串聯、文化滲透為核心的三維結構。主題選擇應體現學科內核性、學生關聯性和文化包容性。例如,“音樂的情緒密碼”可引導學生理解旋律與情感表達的關系;“影視音樂”單元結合學生熟悉的影視作品,分析音樂的敘事功能;“世界音樂”則通過“自然崇拜”這一文化線索,比較不同地域音樂的文化特征。內容組織上應實現知識線、活動線與文化線的融合,形成遞進式、結構化的學習網絡。
大單元教學的活動設計強調真實情境的創設,使學生在具體任務中實現素養的內化與遷移。情境可分為生活情境與文化情境,前者如“校園音樂節策劃”,后者如“宋詞歌曲”單元的服飾體驗與古譜解讀。任務設計應體現階梯式進階,例如在“戲曲音樂”單元中,從基礎辨析到創編戲曲唱段,再到融合流行音樂的展演,層層推進學生的能力發展。同時,數字技術的應用也為活動拓展提供了可能,如利用音樂軟件進行電子音樂創作,激發學生的創意實踐。
評價體系的改革是大單元教學成功的關鍵。傳統評價側重演唱、節奏等技能表現,而素養導向的評價應涵蓋審美感知、藝術表現、創意實踐與文化理解四個方面。評價方式應結合過程性、多主體與表現性評價,如建立學習檔案袋、組織自評與互評、開展項目成果展等,全面反映學生的綜合素養。以“非遺音樂保護”項目為例,學生通過調查、展示與答辯,接受多維評估,實現“以評促學”。
在實踐過程中,大單元教學也面臨諸多挑戰,如課時安排、差異化教學與資源整合。對此,可采取“2+1”教學模式,即2課時常規教學加1課時集中實踐,提升教學效率。任務設計上采用“基礎+拓展”分層策略,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需求。同時,應加強校本音樂資源庫建設,整合音頻、視頻、教具等資源,為教學提供有力支撐。
值得注意的是,大單元教學并非內容越多越好,而應追求“少而精”的深度探究。例如“黃河主題音樂”單元中,精選《黃河大合唱》《黃河鋼琴協奏曲》兩部作品,通過多維度解讀,引導學生深入理解音樂結構、歷史背景與情感表達,從而實現文化理解與審美感知的深度培育。
(陳素芬)
編輯:但堂丹
此次企業精英進課堂,是該校藝術設計專業現代學徒制實踐的一個方面,不僅讓學生接觸到了優秀的設計師,解答了學生在學習中的...
3月15日,崇陽縣經濟開發區湖北梓澤陶瓷有限公司產品展示銷售區,顧客在欣賞一件本土企業定制的陶瓷工藝品。
通過開展此項活動,貫徹落實素質教育,增強同學們的體質,豐富同學們的校園文化生活,形成積極向上、活潑、健康、創優爭先的...
程序設計項目具體分為創意程序設計和趣味編程專項兩個小項目,是使用各類程序設計語言,創作完成軟件作品,需實現某些特定功...
咸寧網訊記者陳希子、通訊員郭建斌、陳蕾報道:為了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大家的節能環保意識, 5月1...
10月10日晚,在網上曝出了1張范丞丞,賈玲和宋小寶視頻錄制《青春環游記3》的合照,該照片因很大的皮膚顏色差而引起網友強烈...
《知己知子》內容簡介:多年來在跨文化的語境下,作者運用教育學理論和理念,結合個人養育孩子的親身經歷和經驗,通過對周邊...
春意漸濃,書卷生香。這場融合文學、藝術與自然的閱讀盛宴,讓書本“活起來”,更在孩子們心中種下了閱讀的種子。
獨特的創意和視角與圖書激情碰撞,營造妙趣橫生的視覺效果。
通過一系列的超輕粘土創意活動,使學生掌握了超輕粘土的制作技法,讓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得到了更好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