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鄉村振興戰略與區域協調發展政策交匯的新時代背景下,山區鄉鎮如何突破資源約束實現高質量發展?咸寧市“社科強縣鄉鎮行”調研組深入幕阜山區,對通山縣大畈鎮展開系統性調研。這座傳統農業鎮以枇杷產業為突破口,初步構建起“一產提質、二產增值、三產拓鏈”的融合發展體系,但距離“百億級特色小鎮”目標仍存在結構性矛盾。本文基于產業經濟學理論,結合典型案例和模型分析,系統解構其發展邏輯與現存瓶頸,創新提出“五鏈協同”發展范式,為鄉村振興提供思路。
價值發現:一顆枇杷重構縣域經濟版圖
一、生態賦能:從地理標志到產業地標
大畈鎮地處幕阜山脈北麓,富水河沖積與低山丘陵的過渡地帶,形成獨特的“兩山夾一湖”地貌。年均氣溫16.8℃,年降水量1720mm,無霜期256天,構成枇杷生長的黃金緯度帶。土壤普查數據顯示,域內土壤pH值5.8-6.5,有機質含量達2.1%,硒元素平均含量0.38mg/kg,是華中地區最大的“枇杷生產基地”,生態優勢十分明顯。
這種生態稟賦催生獨特的產業進化路徑:近代引入的枇杷品種經自然馴化,形成適應山地環境的“幕阜山枇杷”種質資源。改革開放后,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激活農戶種植積極性,但分散經營模式導致枇杷品質參差不齊。2010年以來,通過“三權分置”改革,土地流轉率提升至68%,催生“企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的新型經營主體,實現從“種果子”到“種標準”的跨越。
二、產業迭代:三產融合的動態演進
在產業經濟學視角下,大畈鎮的轉型可劃分為三個階段:產品經濟階段(2015年前):以鮮果銷售為主,產業鏈長度系數(CLI)僅1.2,附加值率不足30%。農戶依賴傳統經驗種植,缺乏標準化管理,導致果品大小不一、甜度不穩定,市場競爭力較弱。商品經濟階段(2016-2020年):引入初級加工設備,開發枇杷膏、果脯等產品,CLI提升至1.8,但同質化競爭嚴重。部分企業開始嘗試品牌包裝,但受限于技術水平和資金實力,產品難以突破區域市場。產業融合階段(2021年至今):構建“種植—加工—文旅—康養”復合體系,CLI突破2.5,初步形成產業生態圈。這一階段,政府出臺系列扶持政策,吸引社會資本投入,推動產業鏈向高端延伸,形成多業態融合發展的新格局。
這種演進背后是技術賦能與制度創新的雙重驅動:新技術在種植環節的應用,使水肥一體化覆蓋率不斷提高;低溫真空濃縮技術的引進,將枇杷鮮果形成果干和果酒等便于長期保存的產品,使產業鏈不斷延伸;種植地的試點改革,通過生態資源確權賦能,激活沉睡的山林地資源。
三、模式創新:聯農帶農的利益聯結
通過調研發現,當地探索出三種有效聯農機制:訂單農業模式:龍頭企業與農戶簽訂保底收購協議,覆蓋全鎮域及周邊面積近2萬畝,畝均增收800元。這種模式不僅保障了農戶的收入,也為企業提供了穩定的原料來源,降低了市場風險。股份合作模式:農戶以土地經營權入股合作社,享受“保底分紅+二次返利”,入股農戶年均收益達1.2萬元。通過股份合作,農戶與企業的利益更加緊密地綁定在一起,形成了風險共擔、利益共享的共同體。就業帶動模式:加工園區吸納農村勞動力超600人,人均月工資4500元,技能培訓覆蓋率100%。企業為當地農民提供了大量的就業機會,同時通過技能培訓提升了他們的就業能力,實現了家門口就業和增收。
這種多元聯結機制有效破解“公司+農戶”的松散關系,使農民分享全產業鏈增值收益,為共同富裕提供實踐樣本。
瓶頸突破:產業融合的深層制約因素
一、結構性矛盾:產業鏈的失衡與錯配
通過投入產出分析發現,三大產業存在顯著的結構性矛盾:一產與二產銜接不暢:加工原料需求峰值與鮮果上市期高度重疊,導致旺季“果等人”與淡季“機等果”并存,設備利用率僅62%。這種季節性供需失衡不僅造成了資源浪費,也影響了企業的生產效率和經濟效益。二產與三產聯動不足:工業旅游線路開發滯后,加工體驗項目缺失,游客人均工業消費明顯低于平均水平。工業與旅游業的融合不足,未能充分發揮工業旅游的潛力,也限制了產業鏈的延伸和價值的提升。三產與一產反饋斷層:文旅消費數據未能有效指導種植結構調整,導致“游客需要什么,農戶種什么”的逆向機制尚未建立。旅游業的發展未能有效反哺農業,農業種植結構未能根據市場需求進行及時調整,影響了產業的協同發展。
二、制度性障礙:要素流動的隱性壁壘
在土地制度方面,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試點推進緩慢,加工園區擴能受限于用地指標。土地制度的不完善制約了產業的發展空間,影響了企業的投資意愿和項目的落地實施。
在金融制度方面:農業設施抵押貸款缺乏評估標準,新型經營主體融資滿足率不足。金融支持的不足使得農業企業和農戶難以獲得必要的資金支持,限制了產業的發展規模和速度。
在人才制度方面:職業農民認證體系不完善,返鄉創業人員面臨社保接續、子女教育等現實困難。人才制度的缺陷導致人才流失嚴重,影響了產業的創新能力和可持續發展。
三、技術性短板:創新驅動的供給不足
在種質創新方面有部分滯后,主栽品種占種植面積70%以上,專用加工品種缺乏,制約精深加工發展。種質資源的單一化不僅增加了市場風險,也限制了精深加工的發展空間,影響了產品的多樣性和附加值。
在裝備水平方面有部分落后,加工設備國產化率不足50%,關鍵環節依賴進口,維護成本高。裝備水平的落后制約了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的提升,也增加了企業的運營成本和市場風險。
在數字轉型方面有部分緩慢,產業互聯網平臺尚未建成,供應鏈各環節存在“數據孤島”,協同效率低下。數字技術的缺失使得產業鏈各環節之間缺乏有效的信息溝通和資源共享,影響了產業的協同發展和整體效益的提升。
路徑創新:"五鏈協同"的升級方案
一、產業鏈重構:從線性到網狀
1.種植端優化方面,建設種質資源圃,培育早熟、晚熟、富硒等差異化品種,構建“3+X”品種體系(3個主栽品種+X個特色品種)。通過品種多樣化,延長鮮果供應期,滿足不同市場需求,提升產業抗風險能力。
2.加工端升級方面,規劃“一園三區”(精深加工區、生物提取區、綜合服務區),引進超臨界萃取、膜分離等先進技術。通過技術升級和園區建設,提升加工能力和產品附加值,推動產業鏈向高端延伸。
3.服務端延伸方面,發展冷鏈物流、包裝設計、電商服務等生產性服務業,構建“1小時產業服務圈”。通過完善服務配套,提升產業鏈的整體效率和競爭力,推動產業融合發展。
二、價值鏈提升:從低端到高端
1.品質升級方面,制定“幕阜山枇杷”團體標準,建立質量追溯體系,申請相關的權威認證。通過標準化生產和質量追溯,提升產品品質和品牌信譽,增強市場競爭力。
2.品牌塑造方面,構建“區域公用品牌+企業品牌+產品品牌”矩陣,在武漢、長沙設立品牌體驗店。通過品牌建設和市場拓展,提升產品知名度和美譽度,拓展市場份額。
3.文化賦能方面,挖掘枇杷藥用價值,開發“枇杷養生宴”“枇杷康養游”等文化IP。通過文化賦能,提升產品的文化內涵和附加值,打造特色產業文化品牌。
三、創新鏈驅動:從模仿到引領
1.技術攻關方面,與華中農業大學等院所共建產業研究院,重點突破枇杷多糖提取、果膠酶解等關鍵技術。通過技術創新,提升產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推動產業向高端發展。
模式創新:探索“產業聯盟+創新聯合體”機制,組建跨區域技術協作網絡。通過模式創新,整合資源,形成合力,推動產業協同發展。
2.數字賦能方面,建設產業大腦平臺,實現種植監測、加工調度、文旅營銷的數字化整合。通過數字賦能,提升產業鏈各環節的協同效率和整體效益,推動產業智能化發展。
四、要素鏈整合:從分散到集聚
1.資金整合方面,設立鄉村振興基金,發行專項債券,推廣“政銀保擔”四位一體融資模式。通過資金整合,拓寬融資渠道,降低融資成本,為產業發展提供資金保障。
2.人才聚合方面,實施“青苗計劃”,與高職院校共建產業學院,培訓技術人才。通過人才聚合,提升人才素質和數量,為產業發展提供人才支撐。
3.設施配套方面,建設智慧農業基地,完善水電路氣網等基礎設施,提升產業承載力。通過設施配套,改善產業發展環境,提升產業吸引力和競爭力。
五、制度鏈保障:從碎片到系統
1.政策協同,制定產業融合發展條例,整合農業、文旅、工信等部門政策資源。通過政策協同,形成政策合力,為產業發展提供政策保障。
2.機制創新,推行“鏈長制”,由鎮主要領導擔任產業鏈鏈長,統籌協調產業發展。通過機制創新,提升產業管理效率和協同能力,推動產業健康發展。
3.考核優化,建立包含產業增加值、就業帶動數、生態效益等維度的綜合考核體系。通過考核優化,激發干部群眾積極性和創造力,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
結語:鄉村振興的“大畈啟示”
大畈鎮的實踐表明,山區鄉鎮完全可以依托特色資源,通過“五鏈協同”實現產業蝶變。其核心啟示在于生態價值持續轉化,將綠水青山轉化為產業發展的比較優勢。大畈鎮充分利用其獨特的生態資源,發展特色產業,實現了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的雙贏。制度創新不斷突破,通過改革破解要素流動的體制機制障礙。大畈鎮在土地制度、金融制度、人才制度等方面進行了積極探索和創新,為產業發展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數字技術強化賦能:以智能化改造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大畈鎮積極引入數字技術,推動產業智能化發展,提升了產業鏈的整體效率和競爭力。利益聯結優化共享,構建農民深度參與的共富機制。大畈鎮通過多種利益聯結機制,讓農民分享全產業鏈增值收益,助力就業增收。
面向“十四五”規劃收官與“十五五”規劃開局,大畈鎮在種質創新、裝備升級、數字轉型等領域持續發力,必將為中西部山區提供可復制的鄉村振興范式。枇杷,這顆承載著鄉愁與希望的“黃金果”,將書寫新時代山鄉巨變的精彩篇章。
課題組組長:邢圣煜(咸寧職業技術學院)
課題組成員:李 琴(咸寧職業技術學院)
????????????許澤想(咸寧職業技術學院)
????????????梅偉東(通山縣大畈鎮政府)
????????????宋朝陽(通山縣委宣傳部)
咸寧市“社科強縣鄉鎮行”第十一調研組
編輯:hushaopeng
上一篇: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宣傳闡釋】經濟全球化與發展新質生產力
下一篇: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與傳統文化融合發展探索
文公朱熹淳熙年間回婺源主持修譜時,為了有別于其他朱姓,把以茶院府君古僚為一世祖的本族定為婺源茶院朱氏,而在茶院府君的...
文公朱熹淳熙年間回婺源主持修譜時,為了有別于其他朱姓,把以茶院府君古僚為一世祖的本族定為婺源茶院朱氏,而在茶院府君的...
咸寧市溫泉高級中學于2000年由市人民政府、市教育局批準成立,是面向全市招生、獨立辦學的市直公辦普通高中。為適應我校教育...
作為插花扶貧縣, 2018年底,嘉魚縣建檔立卡貧困戶全部實現脫貧。那一年,因家大口闊而被評為貧困戶的程賢功,通過仔細考察、...
城發集團對照整改清單,聚焦薄弱環節攻堅? ? ? ? 2020年是我市國家衛生城市第二輪復審年,為做好本次的復審迎檢工作,咸...
提升環境衛生保障能力持續改善城區市容市貌根據市政府關于印發《咸寧市國家衛生城市第二輪復審迎檢工作方案的通知》,市環衛...
市商務局開展“固衛”工作專項督查行動8月24日上午,咸寧市商務局“固衛”工作專班工作人員在華信農批市場開展“固衛”工作專...
做實做細靠督導“創文固衛”見成效? ? ? ? ? ? ? ? ?為推進“創文固衛”工作有效落實,確保工作有序開展,根據《咸...
疫中值更讀春暖花開兼致海子周春泉海子兄,真的面朝大海春天就會暖和起來么此時
? ? ?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9月6日電(記者宋宇晟)從幾年前的《瑯琊榜》到去年的《慶余年》,再到今年關于網絡文學作品版權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