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名片:市政協委員,嘉魚縣長河特種水產養殖公司董事長
本報訊 記者譚昌強、特約記者謝燕子、通訊員李娜報道:17日,久違的太陽終于露出了面容。嘉魚縣長河特種水產養殖公司董事長彭春姣早早地踏上了前往安徽滁州的旅程,去聯系叉尾鮰魚苗銷售事項。
近段時間,叉尾鮰魚苗行情不佳,公司還有近16萬斤魚苗未銷售。這成了壓在彭春姣心頭的一塊大石頭,找銷路成了當前的頭等大事。
“鮰魚市場變化較大,對此我有充分心理準備。困難只是暫時的。”對彭春姣這位在叉尾鮰行業里摸爬滾打了10多年的 “鐵娘子”來說,她仍保持了積極樂觀的心態。
了解彭春姣養殖歷程的人,都知道她的養殖之路,歷經挫折,幾度山窮水盡,最后卻又柳暗花明。
2002年,彭春姣拿出所有積蓄,承包了瀕臨倒閉的鎮辦漁場,籌資對周邊荒田進行改造,開挖整修精養漁池300畝,建場房,修公路,接水電,在一片荒灘上組建了長河特種水產養殖公司。
瞄準當時養殖美國斑點叉尾鮰的市場行情,彭春姣一舉引進叉尾鮰原種5000組,原種卵黃苗3萬多尾。然而這一年,卻由于銷售不暢,她的養殖場虧損了20萬元。
出師不利的彭春姣沒有退縮。2003年鮰魚市場行情看漲,養殖場一舉獲利100多萬元。抓住行情看好的時機,彭春姣把所獲利潤全部拿來擴大再生產,新建孵化槽、暫養池,擴建了350畝魚池。這一時期,彭春嬌把養殖面積從100多畝迅速擴大到了650畝,年產鮰魚苗擴大到6000萬尾,銷售到全國16個省市,銷售額達千萬元。
現實又給了彭春姣狠狠一擊。2007年開始,受國際市場沖擊,連續三年,鮰魚市場一蹶不振。彭春姣近10年苦心經營的成果以及幾百萬的周轉金全虧進去了,還負了幾百萬元的債。
經過縝密分析,她認為,如果拓展國外其他市場,建立多元化出口渠道,同時穩步提高消費份額,成為國內消費的主力品種,鮰魚產業仍大有可為。
幾欲放棄的彭春姣,憑著對鮰魚養殖的熱愛,懷揣著心底最后那點希望咬牙堅持了過來。
彭春姣的堅持再次得到了回報。2010年起鮰魚價格持續上揚,魚苗銷售價格水漲船高。2013年,她的叉尾鮰魚苗年銷售量達到上億尾,養殖公司也躍居行業的前列。
“她是個認準了目標就一定會做到的人。”在公司工作了16年的黃寶林說,他印象中的彭春姣,是個干實事的人,正因為她的這種百折不撓的意志和品格,才有公司的今天。
事業上闖出了一番天地的彭春姣,沒有忘記周邊的鄉親。幾年來,她在周邊村灣先后承包了多塊魚塘,組織起養殖合作社,帶動村民就業和共同致富,先后被嘉魚縣、咸寧市授予“勞動模范”稱號,并分別于2009年、2012年,被授予“全國三八紅旗手”和“全國婦女創先爭優先進個人”。
編輯:hefan
上一篇:
【兩會人物】雷志忠:家鄉山水我代言
下一篇:
【兩會人物】吳曉麗:做好基層的螺絲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