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2013年以來,每年全國兩會,習近平總書記都會來到代表委員們中間,與大家互動交流、共商國是。透過十年兩會,我們深刻感受到習近平總書記對改善民生福祉一以貫之的關注和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孜孜不倦的追求。中國即將進入“兩會時間”,央視網《人民領袖習近平》欄目推出特別策劃《兩會繪中國》,與您一起感悟總書記歲月不改的人民情懷。
在廣西代表團回憶第一次到桂林時的美好往事,叮囑要保護好桂林山水,保護好廣西良好的生態環境。
在黑龍江代表團詳細詢問林業工人轉型情況,要求加強生態文明建設,劃定生態保護紅線,為可持續發展留足空間,為子孫后代留下天藍地綠水清的家園。
在內蒙古代表團多次講到“一湖兩海”生態治理問題,要求對癥下藥,切實抓好落實。
…………
生態,是習近平總書記“最看重的事情之一”??v觀總書記的“兩會時間”,“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這一主題始終貫穿其中。
2014年3月6日,在參加十二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廣東代表團審議時,總書記對環境問題接連發問的一幕令很多人記憶猶新。
“珠三角現在PM2.5是多少?”
“廣州市對機動車限行限購嗎?”
“東江的水質怎么樣?”
…………
審議開始不到半小時,總書記提出的問題都事關綠水青山。
彼時,建設美麗中國藍圖已經鋪展,如何扎實推進這一目標的實現,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面臨的一道重大考題。在全國兩會這個凝聚共識、匯聚力量的盛會上,總書記將“解”與“答”融入與代表委員們的真誠交流中。
在總書記眼中,生態文明建設關乎中華民族永續發展。
2016年3月10日,在參加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青海代表團審議時,總書記關切詢問青海保護生態環境、推進三江源國家公園體制試點情況,而后,他語重心長地說,生態環境沒有替代品,用之不覺,失之難存。“我們不能欠子孫債,一定要履行好責任,為千秋萬代負責,要有這種責任擔當。”
從“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到“在祖國北疆構筑起萬里綠色長城”,再到“環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麗,藍天也是幸福”……總書記關于生態保護的這些重要論述,從人民大會堂傳遍神州大地,凝聚起億萬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奮斗力量。
2019年3月5日,習近平總書記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內蒙古代表團的審議。
位于內蒙古自治區巴彥淖爾市烏拉特前旗的烏梁素海,是黃河流域最大的淡水湖,也是地球上同一緯度最大的濕地。前些年,烏梁素?!吧×恕?。曾經清澈見底的湖水散發出濃濃的腥臭味,魚少了,鳥少了,生態治理迫在眉睫。
總書記對此十分牽掛,2018年以來,每年全國兩會期間在參加內蒙古代表團審議時,都對烏梁素海生態治理提出明確要求。
2021年全國兩會,來自巴彥淖爾的張曉兵代表介紹了近年來治理烏梁素海流域的做法??倳泴Υ嗣銊畹溃骸盀趿核睾N易鬟^多次批示?,F在看治理取得了明顯成效,還要久久為功?!?/p>
烏梁素海迎來2023年春首批北歸候鳥。
生態保護與經濟發展有怎樣的關系?總書記對此有著深邃的思考。
2014年全國兩會期間,在參加十二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貴州代表團審議時,總書記詳細詢問了貴州淘汰落后產能、治理石漠化等情況,并點明生態保護與經濟發展之間的辯證關系——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綠水青山和金山銀山絕不是對立的,關鍵在人,關鍵在思路。
對此,來自內蒙古大興安嶺林場的周義哲代表有著切身體會。
周義哲代表曾是在深山老林里砍了30多年木頭的伐木工。
2015年,西起大興安嶺、東到長白山脈、北至小興安嶺,在這個周邊綿延數千公里的原始大森林里,千百年來綿延不絕的伐木聲戛然而止?!?/p>
在此背景下,周義哲代表的身份也從一名伐木工變為護林員。2021年全國兩會上,周義哲向總書記講述了新的“森林交響曲”:“經常有狍子、棕熊‘光顧’林場和管護站。據測算,2018年我們這里的森林與濕地生態系統服務功能總價值6159.74億元,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有了一本明白賬。”
聽聞老周津津樂道的“綠色林海”,總書記頷首贊許。
他笑著說道:“你提到的這個生態總價值,就是綠色GDP的概念,說明生態本身就是價值。”
與林為伴,只此青綠。
“從‘砍樹人’到‘看樹人’,你的這個身份轉變,正是我們國家產業結構轉變的一個縮影?!?/p>
總書記的這句話讓周義哲對自己的職業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總書記諄諄告誡:“表面上看,保護生態環境和發展經濟存在一定的矛盾,但從根本上講,兩者是有機統一、相輔相成的?!薄安荒芤驗榻洕l展遇到一點困難,就開始動鋪攤子上項目、以犧牲環境換取經濟增長的念頭,甚至想方設法突破生態保護紅線?!?/p>
總書記說:“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一次影響深遠的破局,帶來前所未有的生態之變。
2021年3月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青海代表團審議時,全國人大代表孔慶菊在會上展示了兩張照片,上面分別是祁連山地區多年不見蹤跡的雪豹和荒漠貓。
2021年3月7日,人民大會堂東大廳,青海代表團審議現場,孔慶菊代表帶來的兩張照片吸引了習近平總書記的目光。
一張照片中,是漫步在草叢中的荒漠貓;另一張,則是行走在樹叢中的雪豹。
“以前很少見的珍稀物種,現在頻頻現身了?!睆男∩L在祁連山下的孔慶菊代表以此佐證,講述家鄉生態環境的變遷。
山綠了,沙少了,水清了,鄉親們的口袋也鼓了。
“這說明生態保護見效了。”習近平總書記凝視照片,頻頻點頭。
祁連山的生態之變,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生態文明建設成效的一個生動縮影。如今,總書記“多次批示”的烏梁素海再度成為“魚鳥樂園”;三江源國家公園從藍圖愿景逐漸變成現實;漓江流域山青水碧生態美,綠色發展成果正轉化為群眾實實在在的獲得感……
數據顯示,2022年,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達86.5%,全國水質優良斷面比例達87.9%。
當生態文明理念日益深入人心,一個天藍、地綠、水清的美麗中國,漸行漸近。
編輯:但堂丹
上一篇:
下一篇:
習近平的兩會時間 | 重溫習近平兩會金句 讀懂治國理政的中國智慧
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周榮華1月19日晚,市委書記丁小強主持召開市委常委會會議,傳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屆中央紀委三次全會...
文/記者熊大平方達星圖/記者佘影發言提問認真記錄步入會場現場采訪交流討論1月21日上午,市第五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開幕...
3月4日,由中央網信辦主辦的“好網民看兩會”主題活動正式啟動,在2021年全國“兩會”期間集中開展互動傳播、在線交流等活動...
全國政協十三屆四次會議3月4日在北京開幕, 2021年全國兩會正式開啟。在2021全國兩會熱點調查中,收入分配、鄉村振興、“十四...
咸寧網訊記者姜明助、見博報道:1月4日下午,市“兩會”代表、委員警示教育會議在市會議中心舉行。
代表委員們主動擔當、積極作為, 14億多中國人民頑強拼搏、奮發向上,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必將在...
?日月開新元,萬象啟新篇。2023年如期而至,咸寧迎來“兩會”召開。 “打造武漢都市圈自然生態公園城市”“深化‘放管服’...
專題輔導前,趙凌云深入通城縣五里鎮尖山村、大坪鄉內沖村和湖北平安電工科技股份公司,圍繞共同締造、美麗鄉村建設及企業科...
咸寧新聞網訊 咸寧日報記者王凡報道:5日晚,市兩會代表委員履職盡職暨換屆紀律培訓會在市會議中心舉行,市委書記丁小強到會...
咸寧新聞網訊 咸寧日報記者劉子川報道:5日,市五屆人大一次會議在市會議中心舉行預備會議。市四屆人大常委會副主任胡毓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