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6日上午
湖北省十四屆人大三次會議開幕
政府工作報告公布了
湖北省2025年十大民生項目清單
內容涵蓋生育、就業、住房、養老、出行等方面
速看!
今年你的生活將有哪些變化?
2024年12月22日,在天門市第一人民醫院產科病房,產科護士給新生兒媽媽送鮮花。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任勇 通訊員 熊文婷 江文馳 攝)
免費開展新生兒疾病篩查,守好新生兒健康“第一關”。
推動市、縣持續開展對生育二孩、三孩的家庭實施購房補助補貼,實現應補盡補、應兌盡兌。
加強宣傳監督、執法檢查,保障產假、護理假、育兒假等生育假期落實到位。
加快建設普惠托育服務體系,千人口托位數達到4.5個。開設各類愛心托管班5000個,覆蓋服務少年兒童不少于15萬人次。新增公辦中小學、幼兒園學位6萬個,推動全省公辦幼兒園在園幼兒占比達到56%以上。
深入推進市域教聯體建設,推動城鄉教師雙向交流1萬人以上。
減輕學生作業負擔,建設200所課后服務特色案例學校。組織開展中小學生全員文體活動,保障每天綜合文體活動時間不少于2小時,加強心理健康教育,著力防治學生近視、體質偏弱和心理健康等問題。
武漢市漢陽區“職等你來”夏季招聘會,上千名大學生求職者到場應聘。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任勇 通訊員 黃璜 劉虎成 攝)
深入實施“才聚荊楚”工程,提供就業見習崗位5萬個,新增高校畢業生留鄂來鄂就業創業40萬人以上。
開展實名制就業幫扶,促進就業困難人員就業10萬人以上,實現退役軍人就業創業1.5萬人以上。
加大創業扶持力度,新增返鄉創業5萬人以上,新增發放創業擔保貸款300億元。
規范建設“青年夜校”100個,更好滿足青年學習、工作需求。培訓鄉村產業振興“頭雁”人才800人、農民2萬人。
開展科技特派員惠農下鄉行,服務企業、合作社、示范基地等1000家以上,推廣新品種、新技術、新模式1000項,培訓農業科技創新創業人才、農技推廣人才等1萬人次。
2024年6月4日,仙桃市第一人民醫院遠程心電診斷中心醫護人員,正在遠程判讀長埫口鎮一患者診斷結果,給出合理治療方案。(視界網 劉賢雙 攝)
為14歲女生提供免費自愿接種2劑次2價HPV疫苗,免費篩查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癥、慢阻肺等慢病和心腦血管疾病患者3000萬人次。
提升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每個縣級中醫醫院規范應用45項以上中醫藥適宜技術,縣域醫共體下沉醫務人員幫扶鄉鎮衛生院實現全覆蓋。
推進二級以上公立醫療機構實現檢查檢驗結果互認,擴增全省檢查互認項目60項、檢驗互認項目40項,著力解決“重復檢查”等問題。建成數智化病理服務體系,實現全省二級以上公立醫療機構病理服務全流程數字化、智慧化。
將91種國家新增談判藥品納入醫保支付范圍,實現定點醫療機構和藥店“雙通道”購藥。
建立群眾參加基本醫保長效機制,實施職工醫保個人賬戶家庭共濟和跨省共濟。推進職工互助保障提質擴面,全省參保職工達到170萬人次。
在武漢市社會福利院,護理員陳俊與85歲高齡的朱奶奶聊天。(湖北日報全媒記者任勇 攝)
加強養老配套設施建設,建成鄉鎮(街道)養老服務綜合體100個,提升改造農村互助照料中心200個,完成特殊困難老年人家庭適老化改造2.5萬戶以上,推動老年助餐服務提質擴面,市、縣兩級中心城區老年助餐服務覆蓋率達到60%以上,構建銀齡生活“幸福圈”。
改善老年人就醫體驗,90%以上的綜合性醫院、康復醫院、護理院和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建成老年友善醫療機構,95%以上的二級以上公立綜合性醫院設置老年醫學科。
加強特殊困難群體關愛幫扶,實施困難殘疾人家庭無障礙改造6000戶,為5萬名持證殘疾人提供基本型輔助器具適配服務。
武漢市東西湖區金銀湖武漢航空港互聯網+金融產業園內的保障性租賃公寓。(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倪娜 通訊員 徐卉婷 晏君 攝)
新增籌集(開工)保障性住房7萬套(間),完成城中村改造安置房5萬套(戶),新建城市口袋公園220個,讓城市建設更有溫度。
新開工城鎮老舊小區改造2000個,推動既有住宅加裝電梯2000臺以上。
推進城市基礎設施補短板和更新改造專項行動,系統提升城市供水、燃氣、供電等基礎設施安全供給能力和服務質量。
提升農房建設水平,因地制宜推廣傳承鄉土記憶的農房圖集,培育鄉村建設工匠1.2萬人次以上。
2024年10月30日上午,襄荊高鐵宜城漢江特大橋漢江主橋順利完成中跨合龍,標志著襄荊高鐵將全面轉入無砟軌道和“四電工程”施工階段,為明年全面建成開通奠定基礎。(湖北日報全媒記者田悅 通訊員謝勇 攝)
建成沿江高鐵武漢至宜昌段、呼南高鐵襄陽至荊門段,加快形成高鐵環線,打造三大都市圈“一小時”出行圈。
完善支撐城市高效運行的交通系統,建設快速干線、生活性集散交通和綠色慢行交通三大體系,更好滿足群眾“快行慢游”出行需求。
加強城市停車設施供給和優化,新增城市公共停車泊位8.5萬個,推進停車設施維護改造,持續推動緩解城市“停車難”問題。
加強充電基礎設施建設,新建改造充電樁10萬個以上,累計建成充電樁60萬個。
整治高速公路、農村公路、旅游道路和鐵路沿線“臟亂差”問題,提升路容路貌和安全通行水平。持續改善城市道路交通環境,整治“治亂除患”點段300處。
實施農村公路提升工程1萬公里,新增1000個建制村通雙車道,改善次差路3000公里,建設安防工程5000公里。
優化道路交通事故社會救助基金墊付機制,平均時間縮短到2個工作日以內,符合救助條件的申請墊付率達到100%,確保交通事故受害人及時得到救助。
武漢江夏山湖大道裝上的多功能智慧路燈照亮城鄉路。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朱熙勇 攝)
開展重點行業大氣環境綜合整治,完成5000個大氣污染治理項目建設。
持續推進歷史遺留礦山生態修復“清零”行動,完成工程治理類歷史遺留礦山生態修復1014公頃。
加強城鄉生活污水治理,全省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達到75%以上,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管控)率達到60%以上,基本消除城市黑臭水體。
加強農村照明路燈修護,新增農村照明路燈2萬個,加快解決重點村灣及路段“有路無燈、有燈不亮”問題。
完成農貿市場(菜市場)升級改造50家,提升農貿市場管理服務水平。
推進農村供水小型引調水和提標升級工程建設,改善100萬農村人口供水條件。鞏固農村垃圾分類收運處置體系建設成果,實現垃圾收運常態化、長效化管理。
武漢經開區市場監管工作人員在食品安全智慧監管平臺中控室進行系統升級調試。(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柯皓 通訊員 劉前鋒 王志波 攝)
守護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開展食品添加劑使用專項整治,檢查使用食品添加劑生產企業5000家以上、餐飲服務經營主體20000戶以上。
開展肉類產品違法違規專項整治,檢查肉制品生產主體1000家以上、肉類產品銷售主體10000家以上、餐飲服務單位30000家以上。
加強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和肉類、蔬菜等重點領域食品監督抽檢,不合格食品處置率達到100%。
常態化落實學校食品安全管理措施,實現學校食堂、學生集中用餐配送單位現場檢查評價和風險排查全覆蓋。
完成藥品監督抽檢1萬批次以上,省內生產的國家集中招采中標品種抽檢覆蓋率達到100%,保障人民群眾用藥安全。
2024年4月8日,市民在書展上閱讀、選購書籍。(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薛婷 通訊員 李長林 攝)
實施文化惠民工程,提檔升級文化廣場100個,建設城市書房等新型公共文化空間100個,開展文藝演出、“村晚”、荊楚紅色文藝輕騎兵走基層、全民閱讀等各類文化活動1萬場次,更好滿足人民群眾精神文化需求。
推動歷史文化保護傳承融入城鄉建設,實現歷史文化街區、歷史建筑掛牌率達到100%,更好傳承保護歷史文化。
以全民健身助力全民健康,新建群眾身邊的體育設施項目200個,完成群眾身邊的全民健身補短板工程項目100個以上。
陽新縣城管執法局市政設施維護中心對窨井設施進行改造,營造整潔、美觀、宜居的城市環境。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田悅 通訊員 向能來 攝)
加強各類風險隱患排查整治,堅決防范群死群傷災害事件發生。
實施應急救援裝備提升工程,為全省1344個鄉鎮(街道)配發水域救援、森林防滅火、抗洪搶險、綜合保障、地震和地質災害等救援裝備。
更換改造存在安全隱患的窨井蓋5萬個,守護人民群眾的“腳下安全”。
提高公眾自救互救能力,省域內所有高速公路服務區配置AED,建設25個紅十字水上救護站,培訓初級紅十字救護員12萬人以上。
強化源頭治理,持續打擊治理以“黑廣播”“偽基站”“GOIP(虛擬撥號設備)”為載體的新型電信網絡詐騙違法犯罪活動,推動實現萬人發案數同比下降10%以上。
加強縣級社會矛盾糾紛調處中心規范化建設,及時化解處理矛盾糾紛和信訪積案,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湖北日報融媒體中心出品
編輯:但堂丹
上一篇:
李殿勛參加省十四屆人大三次會議襄陽代表團審議 準確把握新的發展方位 堅持以創新的思維 用改革的辦法靠務實的作風努力推動高質量發展
下一篇:
經濟大省挑大梁!2025,湖北這樣干
政治堅定,牢記使命樹牢“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決做到“兩個維護”,把旗幟鮮明講政治貫穿到政府工作全方位、全...
在這場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人民戰爭中,有兩大陣地尤為關鍵,一個是醫院救死扶傷陣地,另一個就是社區防控陣地。習近平總書記...
核心提要: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決定》明確提出:建設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社會治理共同體。人人有責——每個人都...
咸寧市創衛辦2020年7月4日我市召開創城和創衛復審迎檢動員會:為人民群眾創造更好生活環境7月3日上午,我市召開創建全國文明城...
咸寧網訊記者周榮華、吳文謹報道:12月28日下午,市委副書記、市長王遠鶴主持召開專題座談會,就2021年《政府工作報告(征求意...
“軍民團結如一人,試看天下誰能敵!”全民皆兵、軍民團結是百團大戰的一大特點,廣大人民群眾用各種方式展現了無私奉獻、眾...
王遠鶴就貫徹落實省政府視頻會議精神要求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提高政府服務質效咸寧網訊咸寧日報記者鎮強報道:3月31日,省政府“...
6月12日是2021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屆時,阿里巴巴、京東、抖音、拼多多、唯品會、中國手藝網等平臺將圍繞鞏固脫貧攻堅成...
百年征程波瀾壯闊,百年初心歷久彌堅,一代又一代共產黨人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克難攻堅、矢志奮斗、奠基立業、開創輝煌,創造...
咸寧網訊咸寧日報記者李嘉報道:6月21日,市委副書記、政法委書記張士軍主持召開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咸寧市慶祝工作專題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