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獻身真理,早具決心,茍義之所在,縱刀鋸斧鉞加諸頸項,父母兄弟環泣于前,此心亦萬不可動,此志亦萬不可移……”“同學們,大家好,我要講的是一位來自咱們家鄉的革命烈士——何功偉的故事。”近日,在湖北省咸寧市咸安區桂花鎮柏墩中心小學的教室里,一場特別的紅色班會活動正在進行中,桂花鎮文化站站長吳劍經常會來學校,聲情并茂地向同學們朗誦何功偉在獄中寫給父親的信,解讀何功偉的英雄事跡。
何功偉,1915年11月21日出生于湖北咸寧柏墩鄉中田畈村。1933年,他考入湖北省立武昌高級中學,中學時期,他在武漢積極參加“一二·九”抗日救亡運動,投身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進步活動,在抗日救國的浪潮中,一步步走上了革命的道路。1936年,他在上海加入中國共產黨,隨即受黨組織派遣回家鄉開辟鄂南抗日根據地,參與湖北戰時鄉村工作促進會,為黨培養了不少在農村工作的骨干。
鄂南是通往湘贛的走廊,戰略地位十分重要。1938年7月,何功偉在家鄉重新發展和建立黨的組織,建立了咸寧中心縣委,后改為中共鄂南特委,他任書記,并建立抗日武裝,開辟抗日民主根據地。武漢、咸寧淪陷后,鄂南地區成了日寇的后方,他指揮各地游擊隊在叢山密林里進行軍事訓練,多次伏擊日寇,打擊漢奸特務。
1939年9月,何功偉調任湘鄂西區宣傳部長,后任湘鄂西區委書記、鄂西特委書記。他跋山涉水,深入基層秘密黨支部,傳達中央的指示,宣講《論持久戰》,擴大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注意對反動派的斗爭策略。他帶領黨員逐步將工作重點轉移到農村,到敵特勢力相對薄弱的偏僻山鄉,用多種形式宣傳抗日救亡。
當時隨著政治環境的日益惡化,黨的白區工作更加艱苦。何功偉根據中共中央南方局的指示,結合鄂西的實際,認為對黨員進行革命氣節教育是一項十分重要而緊迫的任務。1941年1月20日,由于叛徒出賣,他不幸被捕。在獄中,他始終堅信黨的事業必勝,嚴守黨的秘密,同敵人進行了堅決的斗爭,經受了嚴刑拷打,挫敗了敵人的“勸降”伎倆和“感化”陰謀。
何功偉在給妻子的訣別書中寫道:“告訴我所有的朋友們,加倍努力吧!把革命紅旗舉得更高。好好地教養我們的后代,好繼續完成我們未竟的事業。”同年11月17日,不到26歲的他含笑告別戰友,在臨刑的100余級石板路上,敵人放言只要何功偉回一回頭就不殺他,但遍體鱗傷、拖著沉重腳鐐的他義無反顧,高唱《國際歌》,慷慨就義。
何功偉等同志犧牲的消息傳到重慶后,周恩來在中共南方局和八路軍辦事處宣讀了何功偉的遺書,并向中央書記處作了匯報。毛澤東致電周恩來,指示南方局要為他們舉行隆重的祭奠儀式。1942年6月,延安各界在八路軍大禮堂舉行了追悼會,延安《解放日報》發表《悼殉難者》社論。
理想信念是立黨興黨之基,也是黨員干部安身立命之本。百余年來,一代又一代中國共產黨人為理想甘愿舍生忘死、前赴后繼,他們的英雄壯舉、感人事跡可歌可泣、激勵后人。
何繼偉,是何功偉在獄中給自己從未見面的兒子取的名字,意為繼承革命事業。在2023年中共恩施州委宣傳部組織策劃的電視專題片《絕不回頭——記中共鄂西特委書記何功偉》中,何繼偉說,1978年他到恩施去重走父親走過的100多級臺階,他想了解一下看看,如果父親那個時候回了頭能看見什么。在情感與信仰的抉擇中,父親作出了選擇。
1990年,咸寧市建成何功偉烈士紀念園;何功偉故居、紀念園被湖北省政府列為全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咸寧市咸安區原桂花中學更名為何功偉中學;千里之外的恩施州,也修建有何功偉烈士陵園,烈士就義長眠之地恩施方家壩村更名為何功偉村,方家壩小學也被命名為何功偉小學。
恩施市小渡船街道辦事處何功偉村黨支部書記方爾雨介紹,該村被確定為2023年度全國紅色美麗村莊建設試點村,紅色旅游路線的打造,讓該村成為恩施各個學校遠足和研學的場所之一。每年接待師生5萬多人,紅色足跡成為青春課堂的延伸。
駐足于何功偉烈士紀念園,每年清明節、桂花開花的季節,都有黨員群眾自發來到桂花鎮,緬懷這位堅貞不屈的“青年楷模”。桂花鎮柏墩村黨總支書記何立堅說,該村是烈士的故鄉,是一塊紅色的沃土。桂花種植面積大、品種多,數百棵百年古桂樹傲然挺立,有“桂花之鄉”的美稱。當地將持續擦亮“桂花紅韻”黨建品牌,講好“紅色故事”,引導黨員群眾從革命先輩先進事跡中汲取向上向善力量,營造紅色傳承、見賢思齊的濃厚氛圍。
(原載《農民日報》2025年6月21日4版)
編輯:但堂丹
咸寧網訊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周榮華報道:12月7日,市委書記丁小強主持召開市委常務委員會會議,傳達學習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精...
每逢七一,總會想起中學動員我寫入黨申請書的劉萬鵬老師,大學鼓勵我向黨組織靠攏的諸定立和汪光祖教授,我的入黨介紹人鄧喜...
推開黑漆實木大門,走進天井,抬頭是裝著暗紅色格棱窗的二樓……位于南昌路100弄2號(老漁陽里2號)的中國共產黨發起組成立地(《...
這本書收入五篇黨史論文,一篇是《中華蘇維埃共和國的歷史地位》,一篇是《對創建贛南閩西蘇區的思考》,一篇是《以全局視角...
大力弘揚偉大民族精神,傳承偉大抗戰精神,必將激勵和動員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更加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
新華社北京9月3日電?題:走向復興的歷史回響——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新華社記者黃明、梅常偉9...
1月18日,中宣部在國家博物館舉行“奮斗百年路?啟航新征程”大型主題采訪活動啟動儀式。值此建黨百年之際,本報推出“奮斗百...
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全國新聞聯播》報道, 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百年華誕。2017年10月31日,黨的十九大剛剛閉幕一周,...
從建黨的開天辟地,到新中國成立的改天換地,到改革開放的翻天覆地,再到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
穿越一個世紀,從50多人壯大到超過9000萬人有人說,這是世界上最牛創業團隊實現的最成功創業20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