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已立秋,天氣依舊燥熱。當晚風拂過鄂南的稻田與湖面,咸安正鋪開一卷藏著詩與火的人文長卷。來咸安,赴一場人文古韻之旅吧!
8月6日,游客孫芳芳游覽向陽湖濕地公園,看著水鳥掠過湖面,聽漁歌揉碎波光,她不禁按下手機鏡頭快門,連續拍攝好幾段小視頻發在社交網絡上,贏得線上觀眾紛紛點贊。
向陽湖不僅有壯麗的自然景觀,歷史文化底蘊也十分深厚。據史書記載,早在唐代,許多名士就在此吟詩作畫,留下了不少傳世佳作。清朝時期,向陽湖周邊建起了不少園林建筑,其中部分遺址至今仍保存完好。
而向陽湖文化名人博物館,則是邂逅文藝浪漫的好去處。步入博物館,泛黃的手稿上字跡依然鮮活,老照片靜靜訴說著那段與筆墨相伴的光陰故事,讓訪客觸摸到一個時代的文化脈搏。
此外,向陽湖還與當地的茶文化密切相關,自宋代起,這里的茶園便因出產優質綠茶而聞名遐邇。每年春季,當新茶采摘時節到來時,整個湖區都彌漫著淡淡的茶香,讓人沉醉不已。與此同時,向陽湖也保留了許多傳統民間風俗,比如端午節賽龍舟、中秋節賞月等活動,這些習俗為這片土地增添了更多的人情味。
此外,游客們還可以登上筆峰塔,感受人與自然的和諧美好。接著穿越回1926年的北伐汀泗橋戰役遺址,感受那段波瀾壯闊的革命歷史。
筆峰塔又名慈恩雁塔、向陽塔,矗立在向陽湖鎮,登上筆峰塔遠眺,湖光山色盡收眼底,山水相依,自然之美與人文古韻交融,令人沉醉,恰似一幅徐徐展開的詩意畫卷。
據悉,筆峰塔是我市現存最古老、保存最完好、造型最經典、最具人文特色的石塔,屬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建成至今已有180余年。
淦河流域,曾出現過“一里三進士,十里百秀才”的景象。清朝道光(1838年)年間,時任知縣夏廷樾來到咸寧,從民間募資重修該塔,將塔建成形如朝天高舉的筆峰,寓意取崇學術、振文風、重人才。
不僅有筆峰塔,咸安汀泗橋承載厚重歷史,站在橋上,似見硝煙彌漫,戰士沖鋒。斑駁墻壁、滄桑橋面,講述著1926年那段波瀾壯闊的歷史。
8月7日,游客王惠走進北伐汀泗橋戰役遺址紀念館,館內的各類文物、資料將歷史鮮活呈現。
紀念館內,分別為:“北伐風云、汀泗鏊戰、名將風范和業績永存”四大部分,左邊是玻璃櫥窗,櫥窗內存放有當年北伐軍用過的兵器及用品和一些實物資料。
“快開學了,趁著假期還有一段時間,我專程帶孩子們來這里好好看一看。”王惠說。抓住暑期的尾巴到此,賞景同時接受紅色洗禮,游客們更深刻體會了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
淦河如仙女的絲帶,穿山繞城,蜿蜒百里,滋養出咸安這片既充滿自然靈氣又飽含人文溫度的土地,值得每個人用心去發現它的美。
(記者?陳希子?通訊員?徐婷?陳艷)
編輯:hefan
上一篇:
赤壁:夏日經濟“水”韻十足
下一篇:
咸寧市群藝館非遺培訓傳承文化
本刊組織幾位作為數字人文引入歷史學科的見證者、參與者和推動者的青年學者,圍繞數字人文與歷史學發展這一主題進行研討,從...
廖雙河南鄂門戶,華中明珠。石器比肩龍山,銅鼓孤傲禹甸。霓虹爭明月之輝,華燈惹丹霞之妒。人文福地,澎湃萬代之青春!
《敦煌學十講》內容簡介:本書是作者關于敦煌學十篇講稿的合集,內容包括敦煌學與敦煌文化、敦煌遺產的人文環境和文化特性、...
李專步履不停、筆耕不輟,期待他在未來的日子里不斷有大作出版,帶給我們更多的驚喜。
《安徒生,故事的影子》內容簡介:本書打破了安徒生作為“兒童文學作家”的單一標簽,揭示其作為“市民知識分子”所映射的19...
阿來為了寫三江源,數次前往三江源地區,其中2023年6月那一次,我也一道同行,經歷難以詳述的艱辛,把黃河、長江、瀾滄江三條...
伴隨著電視節如火如荼地舉行,一年一度的白玉蘭獎國際優秀電視節目展播也已登陸上海廣播電視臺的東方影視頻道、紀實人文頻道...
南方的院落,佇立在無邊的歲月中,恍如一個含著輕愁和笑意的純樸少女。
“學生多年后想起我時,嘴角會不自覺上揚,我就知足了。
摘自《中華文明五千年》,馮天瑜著,北京大學出版社2022年1月出版。中華民族是中華文明的創造主體。